2016年7月14日上午,“玲珑灯影”社团全员在酒店大厅进行了对传统手工皮影看法的交流,并在皮影传承人刘华师傅及其亲属带领下,参观了皮影生态园手工皮影展示区,进一步了解手工皮影面临的困境。
7月14日8:00,团队队员们聚在酒店大厅,分享从各个途径查到的手工皮影的资料,了解到目前手工雕刻的地位已然被机器雕刻所威胁。陕西各地有20多台皮影机器,大多用电脑排版,设计好图案后咔嚓一刀便能雕刻一个完整的图案,一台机器一天就能生产100多个皮影,这相当于一位技师半年的劳动成果。由于整个过程都是机器生产的,人力成本、材料成本都大大降低,价格也随之降低许多,从而直接影响了纯手工皮影的市场发展。
团队于9:00完满结束了共享交流,开始乘车前往皮影生态园手工皮影展示区。团员们从展区讲解员处了解到机器雕刻和手工雕刻的皮影作品在细节上有较为明显的差别。例如,在皮影作品中,对于微小的圆形设计,机器雕刻的效果非常之圆,而在手工雕刻方面,即使是具有丰富经验的大师也无法做出机器那样标准的圆。但对比之下,手工雕刻的线条更自然、更流畅。在细节的处理上,手工依然胜过机器。团员们通过比对几组手工制作的皮影与机械制作的皮影,发现不仅从线条、颜色等特征能把二者区别开来,手工皮影更是拥有一种独有的气质,这大概是因为手工皮影融入了人的思想和感情,也正是这个原因多数人依旧钟情于手工皮影。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说,艺术是人用心灵和双手创造、用生命情感表达,而机器制作的东西没有生命感。因此团员们对于所了解到的传统手工皮影面临的困境,都坚信手工皮影能够在这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展示其能与蕴含着匠人情感的气质,并抓住机遇,战胜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