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3日,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白羽之恋”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袁学顺老先生的家里,听他讲述他与天鹅的故事,了解他与天鹅之间的不解之缘,为天鹅日记的撰写提供宝贵素材。
早晨9时,准备就绪的队员们如约来到袁老先生的家里,在袁老先生热情的招待下,开始了深入采访。袁老先生从他第一次救助天鹅的故事讲起,一步步向队员们讲述一个天鹅卫士的经历。当谈及一次次天鹅险情时,队员们心里常常不由一紧,庆幸袁老先生总能化险为夷,帮助天鹅渡过难关。其中,一只翅膀断裂的大天鹅在老先生的细心呵护下,终于在八年后重新飞回天空的怀抱。袁老先生表示,类似的情形已经不胜枚举,只因坚信“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他依然坚定地走在保护大天鹅的路上。
下午两点,团队再次集结,袁老先生给队员们介绍大天鹅受伤的种类以及简单的救助方法。当谈及死去天鹅会如何处理时,袁老先生取出柯文辉老先生题写的“天鹅陵墓”字帖。他表示,天鹅是纯洁、白净的象征,在死后理应可以有一个归宿。然而,由于资金、土地等原因,陵园建造一直没法落实。谈到此处,老先生脸上不禁闪过一丝无奈的神情。
通过一整天的交流,队员们简单的了解了天鹅救助知识,深切感受到袁老先生对大天鹅的热爱以及他孤身奋战的艰辛。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保护大天鹅任重而道远,环保观念还未深入人心,良好的社会风尚仍未形成,团队仍需不断努力。保护大天鹅,保护湿地,保护环境,“白羽之恋”暑期社会实践团依旧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