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2日,古韵今声实践小组继续着园林的探索行程,来到盛名远扬的虎丘。
苏轼说:“到苏州,不游览虎丘,乃撼事也!”虎丘坐落于苏州旧城西北的虎丘,虽然高不过30米,占地面积也只有十几公顷,然而在一马平川的苏南,依然有着鹤立鸡群之势。 有一句打油诗就形象点出了虎丘寺寺包山的特点:“老僧只恐山移去,日落先教锁寺门”。 顾不上欣赏虎丘名胜,实践小组的成员就开始了今日的任务。他们将调查问卷发至来往的行人手上,真切地问询着他们对园林的独特见解和感受,十分开心地见到一张张欢喜的脸庞,听见热情的回应。
随后小组成员便来到了虎丘山门“海涌潮辉”。这四个字点出了虎丘的来历。虎丘原名海涌山,远古时这儿是一片枉洋,几个绿色的岛屿在潮涨潮落时隐时陷,当时称为海涌山的虎丘最矮小,却美丽,如浩淼碧波中闪烁的明珠流辉至今。“海涌流辉”水墙门是照壁的一种,苏州拙政园旧大门前至今仍保存有巍峨古朴的水墙门,体现了水乡人家的门面和脸面。
到虎丘,不可不留影虎丘塔。伴随着相机卡擦卡擦两声,大家的笑颜就定格在这里,愿今日美景和虎丘共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