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8日,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绿皮车上的故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黄山小分队调研活动进入到下一阶段。团队成员在汪佳明同学的带领下,通过对周边地区和当地居民的走访调查,结合汪佳明同学亲身经历和描述,亲身感受着黄山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迎着清晨的曙光,团队从驻扎的屯溪区出发,先就该区城市面貌进行调查。团队第一站首先到达老街。这是一片有着百年历史的商业街区。踏入老街,现代工业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对比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既有百年老字号店铺中用传统方式制作的食品与工艺品,也有现代旅游产业中常见的快餐式饮品和流水线产出的旅游纪念品。据汪同学介绍,老街在十几年前很少见到此般现代化商店,随着近些年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这些店铺的数量逐渐增多。老街中坐落着的屯溪历史博物馆,也在默默诉说着这座城千百年来的变迁。紧接着,团队前往国家5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西递宏村是徽商鼎盛时汪氏和胡氏家族聚居的村落,时至今日,他们的子孙后代仍在此繁衍生息。这两座村落都体现着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和徽商文化的源远流长。现如今的他们打开与外界隔绝的大门,为游客们提供住宿餐饮纪念品等服务,用新的方式延续着村庄的活力。
下午团队跟随汪佳明来到了他的家,入眼之处依旧是青山绿水小桥人家,然而时代的发展却从未遗忘这样一个小村落。汪同学记忆中的木制小桥如今已被坚固宽阔的水泥桥取代,曾经的砖瓦矮房如今换做三层小楼。墙上还有网络运营商印上的大幅广告标语。汪同学表示,比起早年,生活便利了许多,但也因此少了一些自然的乐趣。这样的变迁在十几年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离开汪同学的家,一行人回到了与老街几步之遥的水街。此时夜幕降临,这片历经百年沧桑的古居民区焕发出新的光彩。古戏台上表演的大爷大妈,小广场上放映的公共电影,古风灯笼下休闲娱乐的市民无不彰显出这座城市新时代下祥和的社区文化。
至此,团队对黄山市的调查走访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座文化风景名城向“绿皮车上的故事”团队讲述了她深厚徽文化底蕴下日新月异的变化。黄山之旅作为“绿皮车上的故事”暑期社会实践精彩乐章之一,为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