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6日,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微茫语”暑期社会实践团全体成员前往位于木渎镇的苏州市盲聋学校进行采访。本次采访对象为盲聋学校的生活老师和各年级学生。队员们希望通过此次采访,从盲人学生入手,深入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对盲道的看法,为本次调研实践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下午1时,日光已不像前两天这个时刻一样炙热,淡淡的暖意和着微风。因为目的地远在木渎,所以大家早早地便集合完毕,登上前往木渎的公交。历经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实践团终于抵达木渎。学校的位置很偏僻,下车后大家左转右拐过了好几个弯才到达学校正门。
与一般学校不同的是,盲聋学校的正门前有一条笔直的黄色盲道,从门外一直通到教学楼下。一进校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巨大的石碑,石碑后面是三层的教学楼,简单优雅。因为之前已做好联系工作,所以队员们直接前去对生活老师卫老师进行采访。卫老师被大家围在中央,先简单介绍了盲部情况,然后就自己了解到的盲道情况提出了她的看法。她说,学校里现在共有三十多名盲生,他们大都住在学校,活泼开朗,有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的校园生活。随后,卫老师带领一行人前往学生宿舍进行参观。全自动洗衣机,单独的浴室,洗手池前的盲道,各种贴心的设计让队员们连连称赞,对与学生们的见面也更加期待。
终于,卫老师带领队员们来到八年级教室,对学生进行采访,而本次采访活动也达到高潮。在分发水果和零食作为小礼物后,队员们以两到三人为一组,对班上同学进行采访。或许是零食与水果起了作用,亦或是队员们诚挚的心意打动了班上的同学,大家很快打成一片,气氛愈加热烈起来。诚如卫老师所说,这里的学生并没有因为身体上的不足而感到自卑或者失去生活目标。相反,他们在谈话中充满活力与自信。在谈到盲道问题时,同学们纷纷讲述了他们的亲身经历,提出了他们对盲道问题的看法。队员们从他们的叙述中得到很多实用的信息。最后,采访在依依不舍的氛围中画上句点,队员们与班上同学互换联系方式。至此,本次采访正式落下帷幕。
虽然失去了视力,也许一辈子都要行走于黑暗之中,但盲聋学校的学生用他们的行动告诉队员们一个道理:目虽蒙尘,但心如明镜,一样可以有希望,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本次采访让队员们受益匪浅,大家心中也更加坚定了将实践好好做下去的决心。相信本次“微茫语”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