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民间技艺 探索文化根基--——记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吴地文化之古韵今声”暑期社会实践小组第二日实践

2015年7月17日上午,“吴地文化之古韵今声”暑期社会实践小组在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评弹博物馆和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等地开始了他们的第二日实践之旅。

队员们分成三个小组分别进行实践。在苏州丝绸博物馆里,第一组队员们欣赏薄如蝉翼的丝织品,了解丝绸工艺的发展历史。在展览厅中,各种工艺品看得队员们眼花缭乱,让队员对古代工艺技术得到了解的同时,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产生敬佩。之后,队员有幸得到苏州丝绸制造厂员工的邀请,前往丝绸制造厂房参观。古代丝绸的制造工具和现代化制造工具的两相对比,让队员们看到民间制造工艺的传承和进步,由衷地赞叹民间工艺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组队员一大早就坐车来到了平江路上的“苏州评弹博物馆”。评弹博物馆矗立在一个弄堂里,馆内藏有评弹各类珍贵历史资料1.2万余件,各种评弹孤本、脚本几百部。可谓库藏丰富,底蕴深厚。队员们有幸遇到了一位热爱苏州评弹的老先生,当队员向他询问有关苏州评弹的知识时,他便如数家珍地讲述开来,还带领队员们欣赏了各种评弹孤本、脚本。虽然队员之前对苏州评弹不甚了解,但通过一天的探寻,他们已经被浓郁的艺术氛围深深地感染,醉心于苏州评弹的典雅委婉之中。

同时,参观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第三组队员也开始了他们对美的体验。进入美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根巨大的象牙雕刻。走近细看,象牙上的雕文,让队员们不禁感叹作者高超的工艺和美学水平。再往里走,队员们欣赏到了顾文霞大师的双面绣、王金山大师的缂丝、巨型沉香木雕万佛梵宫等等艺术精品,连声赞叹大师们精细的技艺。

一天的实践不知不觉就结束了,队员们所获颇丰。传统民间技艺是一种值得怀恋与记忆的文化,有了他们的存在,历史的框架才更鲜明,文化才更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