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2日,由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学生科技协会举办的点石创新兴趣班第二期于独墅湖校区301幢1314室如期开课。此次活动邀请到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王兴旺教授担任主讲,为同学们介绍合成化学与手性技术的相关知识,旨在培养同学们的科研创新意识、主观能动性以及思考能力,为社会储备优秀人才。
活动在主持人简单的开场白后正式开始。王教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此次课堂的主要内容:合成化学与衣食住行的相关性、手性和手性技术以及手性药物。他先以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为论点开始讲述,讲到衣服的成色原理时,他引经据典,从古代的染色植物讲到如今的纤维化学;讲到“食”,他向同学们介绍的色拉油的家庭做法、人体对氨基酸的摄取以及汽水、面食和味精的制作原理,增加了同学们对生活物品的了解,极大的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面。之后,他还谈到,农业、军事、医药、能源等行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化学,并对其展开论述。随后,王教授通过对生命起源学说的介绍很自然地将话题引申到手性分子及手性药物中。他提出为什么生命中的手性分子都是右旋的问题,引发同学们深思,同时也将演讲推至高潮。他向同学们介绍获得2001年诺贝尔奖的不对称催化的原理,还建议同学们如果有机会,可以到国外体验一番不同教育环境。最后,他谈到了手性药物的起源,以及一些滥用手性药物的例子,让同学们明白发明一种新药是多么的艰辛。20时20分,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此次活动不仅使得同学们在感受欢乐的同时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及思考能力,开辟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为以后系列活动做出了良好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