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为缅怀先烈,探寻革命历史,传承红色记忆,2025年7月,苏州大学赤色蜗牛实践团开展了以地铁网络为中心的探寻红色历史的旅程。7月8日上午9时,随着站内广播响起,苏州大学赤色蜗牛实践团的志愿者们,从地铁车厢直接“无缝”走进苏州革命博物馆,通过博物馆内的历史遗物与讲解员的详细解说,了解了苏州革命的初心与使命,展开了一场跨越百年的时空对话,体会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背后的革命精神与勇气。
第一部分 回溯烽火岁月,感悟不屈抗争精神
步入博物馆序厅,一组战时苏州城的群像图扑面而来。讲解员指向画面中被炸毁的平门城楼,详细讲述着 1937 年日军轰炸时,苏州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与不屈的抗争。团队成员们俯身细看图片上逃难民众的面容,目光在裂痕斑驳的城墙轮廓久久停留,试图将这些承载着伤痛与勇气的印记永久留存。
转过转角,五四运动展区的光影忽然明亮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的字迹依然遒劲,讲解员的声音也提高了几分。讲解员讲述着1919年5月,苏州爱国学生积极响应五四运动、走上街头宣讲救国主张的热血往事。实践队队员们看着那些记录着青春激情与爱国情怀的史料,仿佛能看到当年青年学子们奋不顾身的身影,内心备受触动。
第二部分 探寻思想火种,传承坚定信仰力量
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展区,一页泛黄的《共产党宣言》初稿复印件被特殊灯光保护着。“这是 1920 年陈望道译本在苏州流传的复刻件,当时进步青年们正是通过这样的文献,汲取思想养分,点燃革命的火种。” 百年风雨征程,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与使命。那些泛黄的历史文献、珍贵的革命影像,隔着展柜玻璃,那些历经沧桑的文字依然散发着炽热的革命激情,无声地诉说着峥嵘岁月,唤醒着人们血脉中的红色记忆,激荡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专题展区,1978 年的《苏州日报》复印件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的标题格外醒目。讲解员介绍,当时苏州各界积极参与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社会共识,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大家认真看着报纸上的讨论文章,体会着那个时代人们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
第三部分 回望生活变迁,体味时代奋进姿态
转过时光长廊,上世纪 80 年代的苏州家庭场景复原区让人恍若穿越。木质五斗柜上的黑白电视机正播放着老广告,与展柜里的老式自行车、缝纫机构成完整的生活图景,展现着不同时代苏州人民的生活与拼搏姿态。
最后一个展区里,苏州籍运动员在历届奥运会上获奖的奖牌与证书熠熠生辉。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苏州人民在体育赛场上为国家争光的拼搏精神。
总结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重任
此次苏州革命博物馆之行,对苏州大学赤色蜗牛实践团队而言,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队员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触摸到了苏州大地深厚的红色底蕴,感受到了不同时代苏州人民身上那份坚韧不拔、爱国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这些精神力量,跨越时空,激励着当代青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表示,将把这份感悟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传承红色基因,用实际行动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通讯员 黄郁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