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鲜的背后——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暑期社会实践农村环保之化学助力行7月1日日志

多云、隐日、无风、闷热,这一切构成了今日天气的景状。

华西,是个诱人的地方。天下第一村,总会让无数人充满向往,想入非非并走入非非。

早起出发,这个学期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种奢望,然而今日一行人,无不做到了,或许是折服于华西的魅力,或许是对社会实践的憧憬。

一个半小时的汽车,五十分钟公交,一路辗转,阴差阳错,我们终于在11点到达了华西五村,当时我们不明白为何在华西五村的名字后面总会标注“朱蒋村,但见识了其真实面貌的时候,一切都不言而喻。

在外界我们了解到的华西村,金牛、广场、建筑,无不令人叹服,然而或许那并不包括华西五村。无处不在的工厂,体现了华西五村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其对垃圾的处理却并没能赶上经济的发展速度。垃圾房或者垃圾池确实存在,可是那更像是一种摆设,在几乎每个垃圾房旁边,总会有一堆垃圾堆在外面,与垃圾房的存在不相协调。同时,居民区旁的各条小河内,水是千篇一律的黑色,覆有一层浮萍,并漂着许多垃圾,让人们惋惜。

今日拍照取证时,华西五村的村委会负责人停下车子质问我们从何而来,有什么目的,为将实践进行到底,我们只能化身游客。或许,正视问题并寻求正确解决办法,才是华西五村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一日的走访,光鲜的背后,有些东西让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