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乞讨儿童——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暑期社会实践灰暗一角之苏州乞讨人员的随访团队7月1日通讯稿

201271日,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对苏州乞讨人员的随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始为期六天的随访活动。

上午9点,团队成员到达随访的第一站—苏州火车站。由队长张艳梅分配任务,大家合影后,开始了对乞讨小孩的随访。烈日下,队员们走遍了火车站,认真地寻找,但没有发现目标。大家有些无奈也有些窃喜,虽然白走了一趟,但这现象说明现在的乞讨小孩少了。

11点半,队员们在火车站地下出口处发现了一名乞讨儿童—刘晓妮,她大约八岁,来自安徽,上面有一个姐姐在打工,两个哥哥在念书,母亲没有文化,在火车站买地图来维持生计。晓妮小时候因为被开水大面积烫伤。导致整条左手丧失行为能力,手指严重扭曲,无法提拿物体,另外,左耳、后脑勺也严重烫伤,惨不忍睹。据在一旁的晓妮的母亲讲,晓妮已经动了一次手术,将腿上的皮植到了手上,才使原本折在一起的手臂分开了些,小女孩的母亲告诉我们,她们打算贷款给晓妮动第二次手术,要割肚子上的皮植到晓妮的左手使其能正常伸直,但是手指头已经无法恢复了。晓妮家没有正当的收入来源,虽然已经为她申请到三级残疾证,但没有补贴,互助站也不给予帮助,没有办法,晓妮只能在火车站乞讨,希望能讨点钱来做手术。

3点左右,我们的随访活动结束。这次我们受益匪浅。我们会在今后的几天里继续努力使我们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