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与生物应用研究
报告题目智能小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与生物应用研究

报告人: Dr. Haibin Shi (史海斌)

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教授

 

 

报告时间20151213日(星期日)上午830

报告地点:独墅湖校区704号楼会议室

报告摘要:

小分子探针由于其生物相容性好、稳定性高和低毒等优点,近年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蛋白质标记、生物信号通路研究、药物筛选以及细胞/动物成像等领域。然而,小分子探针的特异性是决定其性能优差的关键,因此,对其结构分子的优化及策略性改造是实现强特异性的主要手段。本报告中,将主要对近5年的部分代表性成果进行介绍,具体内容包括:(1)小分子探针在药物靶标分析中的应用研究;(2)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 Emission, AIE)分子探针在肿瘤细胞及细胞凋亡信号检测中的研究;(3)快速、准确检测碳青霉烯酶过表达致病菌的分子探针的开发与研究。

报告人简介:

    史海斌,现为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于苏州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师从纪顺俊教授。2012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导师为Yao Shao Qin教授。20112012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Liu Bin教授课题组从事研究助理工作。201210月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分子影像中心Rao Jianghong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10月起任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教授。近几年已经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如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l. Ed.Chem. Comm.J. Mater. Chem.Nat. Protocols等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2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4篇),论文被引用近600次,参与撰写外文书籍1部,持有国际专利3项。目前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基金重大项目和苏州市科技项目各1项。

 

(报告联系人:汪顺义老师)